各大机构预测 BTC 今年将突破前高,AI Agent、DeSci、RWA、DePin 等都被看做是 2025 年值得关注的赛道,2025 值得期待!新年伊始,欧意交易所 邀请到加密 KOL 们,聊聊 2025 年值得关注的趋势和机会。
欧意交易所:请大家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Anthony Z:大家好,我是 The Graph 基金会亚太地区的负责人 Anthony。我在 The Graph 工作了大约 5 年,从 2018 年起进入这个行业,大概有 7 年的从业经验,算是「老韭菜」了。我主要在 Web3 数据基建方面做非技术类工作,同时也面向技术社区。以往我们很少与圈内的朋友聊市场,但今年想尝试一下。最近也有一些关于 AI 的内容想和大家分享。
Sanzhi:我是 Sanzhi,来自 AmberAC,AmberAC 是 Amber Group 的加速器。我们主要关注 AI 和 Crypto 赛道上的一些项目。如果 Anthony 说自己是「老韭菜」,那我就是「新韭菜」。之前我主要做开发者社区,开发者走的比较近。今年 3 月开始接触市场交易,最近也在研究 AI Agent 和 Meme 币之类。
CM:我是陈默,主要做与 DeFi 相关的投研和项目投资。最近我也在关注 AI agent 相关方向,也是在学习阶段。很高兴接受邀请能和大家一起交流。
EO:大家好,我是 Future Money Group 的投资经理。我们主要投资 DeFi 和 AI 这两个赛道。DeFi 方面我们从 2020 年开始投资,AI 今年出手了几个项目。我们目前看好 AI agent 赛道,但由于 AI 算力和能源问题,基础建设尚未完善,导致 AI agent 发展较慢。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好这个赛道,相信未来会有许多优秀项目出现。
欧意交易所:请各位老师分享一下自己 2024 年做的最好的一笔交易,或者最深刻的一次经验教训。
Anthony Z:我操作比较少。今年在比特币价格涨到 6 万美元多的时候,加了一些仓位,在以太坊价格不到 3000 美元的时候,我也买了一些。我主要是持有为主。原来我的有些朋友对加密货币态度比较抵触,甚至不太感兴趣,主要炒美股之类的。但今年,有一些新入圈的朋友说他们开始炒 ADA。我之前一直不敢碰 ADA,但看它确实在涨,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新进来的这些人成了新的定价者。我们这些老韭菜的认知可能已经不太适用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些过时了。
Sanzhi:我记得在 1 月或者 2 月的时候对代币还不是很了解。当时听说 Pepe 不错,我的一个朋友也说 Pepe 不错,虽然我不太懂,但因为两个人都推荐,所以我就买了 Pepe,我买的不多,大概几百 U,但后来利润翻了三倍。那个时候,所有的代币都只敢买 100U。
最近因为需要研究市场热点和动向,我开始自己操作。我之前买了 SOLANA,买完后,我去 Pump.fun 上直接下单一个 Meme 币。虽然我对这些快进快出的操作不熟悉,但如果看好某个项目,我会做一些研究。现在这个 Meme 币大概也翻了两到三倍了。在它最低点的时候,大概是前几天只有 0.018 美元,现在大约是 0.1 美元,差不多翻了 10 倍。在 0.02 美元的时候,我疯狂地跟朋友推荐说我是 0.05 的价格进场的,但后来被套牢了。我觉得蛮有趣的。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我并没有做得很好。我比较倾向于长期持有代币,因为我没有时间可以一直看 K 线,买完后如果这个代币下跌,那我就加仓,它上涨我就先拿住。但是我有一个心理预期,例如我觉得它会涨 10 倍,那么如果代币没有达到我的预期,我不会卖出。如果归零,我也接受。我是 0.05 美元进场的,但是当它下跌到 0.02 美元时,我只加仓了 20U,其实没有完全按照策略执行。不过尽管价格一直下跌,我也没有卖掉。现在它涨回来了,比之前高出一两倍,但我还是没有卖掉,继续长线持有。我比较偏向于保守派,一定要验证自己的策略是对的,在做很多研究后我才会去买,而且还会制定交易策略并且执行,保持着归零也无所谓的心态。
CM:近年来,我关注比较多的是 DeFi 赛道,特别是在 2024 年最近几个月,DeFi 重新获得了市场的一些关注度。一些头部资产,如 AAVE 和 LINK 也表现得不错,这些都是我长期持有的标的。在牛市的中期或中后期,它们有了较好的表现,这种表现与一些政策因素有关,比如川普的团队或项目间接持有一些 DeFi 相关的代币。
我对 DeFi 领域比较有研究,对其他赛道并不太擅长。我始终认为 DeFi 是目前在加密货币圈子中为数不多能够改变市场结构的赛道。在 DEX 或借贷平台出现之前,用户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在中心化交易所进行交易和借贷。而现在,链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项目,有了更多选择。例如,最近非常火的 Hyperliquid 在衍生品这个赛道上也受到了很多关注,这仍然是一个趋势,所以我会继续长期关注这个赛道。相应地,对于像 Meme 这样的热点赛道,我抓住的机会并不多。部分原因是路径依赖,精力也有限。对于 AI 赛道,我买了头部资产,其他的小项目我也没有抓住。AI16Z、VIRTUAL 和 AIXBT 这些头部代币我有一些。我主要还是依靠以前的一些经验。
EO:在经历了 2024 年的两波市场波动后,我有一些惨痛的经验想与大家分享。在 4 月和 12 月的这两次波动中,我的一个重要感受是一定要选择强势币种进行投资。弱势币种虽然便宜,但实际上不太适合布局。这种币强势一两天,也很快会再次走弱,整体表现也不会很好,并且 K 线图波动很大。尤其在市场差的时候,这种币跌幅更大。在 11 月份的市场波动中,我对 AAVE 和 DYDX 开了两单,当时可以明显感觉到 AAVE 的底部非常强劲,每次上涨都不会回头;而 DYDX 就比较弱。尽管我对 DYDX 有感情,但从周期表来看,弱势币种的表现确实不太好。
另外,有些曾经强势的币种也需要注意比如 PNUTS,它在上涨时我没有抓住机会,等到下跌到差不多 1.2 美元的时候我又抄底抄底,却两次被打脸,最终放弃了这个币。近期 PNUTS 币价格有所回升涨到 0.6 美元。近期内比较弱势的币大家需要警惕。以我的经验,这个币如果在底部吸筹比较多,价格上涨的也会比较快。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在牛市买强势币种,如果在牛市这个币都不强势,基本上是没什么希望了。
还有一个经验是市场在上下跌时通常会给我们一些缓冲时间。比如从 12 月 9 日的闪崩开始,市场后续表现并不强劲,许多币种没有走得特别好。很多人已经开始清仓跑路,卖出手中的筹码,而大机构或者大户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在这个点位大量接盘,因为这不是主升浪的阶段。这个阶段 建议大家一定要警惕风险,设置止损线,可以规避部分风险,否则在暴跌时难以及时止损。
Anthony Z:想问陈默老师一些问题,牛市回来后 DeFi 赛道可以说是最成熟的。Hyperliquild 比较独特,从 DEX 后面逐渐要发展 Layer1,您对这个项目怎么看?
CM:我的个人看法是,Hyperliquild 实际上是抓住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机。很多人认为它在项目机制上和 DYDX 没有太大差别。DYDX 在早期空投时数据很好,但最终效果并不好。衍生品这个赛道,一直被人们认为是逐渐被证伪的,很多人认为在中心化交易所开合约的人不会到链上来。一是链上的学习成本高;二是炒合约的人和链上玩家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类似于在上周期玩 NFT 的人不知道代币是什么。
我现在也不认为 Hyperliquild 能把用户从中心化交易所里吸引过来,但可能有一部分用户会过来。但主力还是链上已有的用户,这些人已经习惯于在链上交互,Hyperliquild 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场所。
Hyperliquild 在早期的市场运作和社区建设确实做得比很多项目好,虽然市场上有 FUD 声音存在,但好的产品都存在争议。目前也有很多人怀疑 Hyperliquild 能不能持续发展,因为项目的代币还没有完全分配,所以大家可能会因为代币的预期刷交易量。未来衍生品赛道有一个指标很明显,如果摆脱了代币激励交易量没有下降,用户数量也没有减少,那这个项目大概率是会走下去的。
DYDX 后面可持续性就变差了,代币奖励一旦降低了,用户觉得无利可图,它的持续性就减弱了。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项目的代币预期结束后,随着市场发展项目还有没有持续性,如果有持续性,一部分用户就会留在上面。很多人现在还是喜欢链上交易,即使是中心化交易所也有一些主流币种,而且 Gas 更低。Hyperliquild 是有希望的,但也不能说它一定能跑出来,一旦跑出来,也是一个现象级别的项目。很多人说 Hyperliquild 不够去中心化,但是去中心化也是逐渐实现的,这个不是太大的问题。总的来说,Hyperliquild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项目,在市场契机和时机把握上做得很好,但目前说它是终局还为时过早。
欧意交易所:AI Agent 是大家一直瞄准的方向,想请大家谈谈如何看待目前 AI 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中核心关注的方向?
Anthony Z:我认为最早的 AI 叙事可以追溯到 OpenAI 发布的 ChatGPT。在那之后,许多与 AI 相关的 Crypto 项目陆续出现了。当时那些项目主要讲一些宏大的叙事,例如去中心化的算力和算力网络等距离现实比较遥远的概念。最近因为整体 AI 行业的发展,AI 和 Web3 的整合是不可避免的。以 AIXBT 举例,它把一些宏观炒币的思维结合 CoinMarketCap 上的数据和推特上的讨论等信息来制定策略。但是他们还没有结合具体的链上数据和交易信息,希望这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我们在 The Graph 主要专注于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总的来说,目前 AI 项目大部分是展示一些实际用案,接下来应该更加细化地开发。
EO:我们其实非常看重 AI 这个赛道,大家希望 AI+Crypto 未来往自动化这个方向发展。不过目前 AI 在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短时间不可能有很大提升,现在有一些 AI agent 的项目例如自动发推特等,这些远远达不到大家对 AI agent 的预期和想象。这些功能通过脚本也能实现,这些不算是 AI Agent,我觉得短期内很难看到真正的 AI agent 出现,仍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合。
最近有两个赛道我比较看好。比如 AI 和 DeSci 赛道,这两个赛道通常通过发币进行融资,资金到位后再进行研究和产品迭代。赛道目前可能还是处于一个泡沫阶段,大家享受的是新技术带来的红利,但泡沫阶段能持续多久也不确定。未来我会更关注 DeFi 的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比如隐私技术。应用层方面,还需要看 Web2 赛道能不能开发出优秀的 AI agent 项目。
Sanzhi:我刚刚加入 AmberAC,所以我从不同角度分享一些见解。今年早些时候,我做了一个 AI Crypto 社区。我们把 AI 赛道分为几个层次:从下至上依次是基础设施,包括算力层和推理训练。再到数据收集,包括处理、标注、清洗等。然后是模型层,再到应用层。目前很多 AI Agent 其实是属于应用层的范畴。在 AI 赛道上,有几个项目值得关注,例如 Bittensor 在机制上进行了创新,它的代币经济设计比较巧妙。另外,Sahara AI 在上半年融了约 4300 万美元项目。MyShell AI 属于应用层,像是一个 Agent 市场平台。Vana 属于数据层,专注于数据隐私保护,涉及数据与计算。去年 3-4 月份时候,AI 的风吹到 Crypto 领域。今年 3-4 月份的时候,AI 开始从数据、应用等各个层面发展。但整体大放异彩应该是从 AI Meme 开始。
无论是基础设施、模型还是数据,要想一下子吸引大量用户,AI 仍然受限于技术,那不如直接把能够代币化的部分提取出来,因此 AI Agent 借助 Meme 也迅速火了一波,我认为这是当前一个相当不错的方向。牛市来了之后技术部分固然重要,但在牛市中,大家更关注的是营销方面,人们会比较 FOMO,这时候讲一些技术层面的内容很难深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果在营销上做得巧妙,比如采用 Meme 形式吸引注意力,在牛市期间多做营销,在市场冷淡时多搞技术,可能会更有效。我猜测接下来 AI Agent 还会火一波,目前它还只是在文本阶段,未来可能扩展到多模态之类的。
OnChain Data 也会有不错的潜力,举例来说,如果某个 AI Agent 在推特上与我们互动,我们艾特一个地址,它可以立刻告诉我们这个地址的链上动态。另外一个是 DataChain,你可以去喂给 AI Agent 一些原生数据,当我们大量与这些 Aagent 互动时,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相对真实,因为是我们互动的结果。这部分数据在后续训练 AI 时是宝贵的资源。因此我认为 Data Chain 还有爆发点。
CM:我更多特别是从 Crypto 用户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目前我认为 AI Agent 仍处于概念炒作的阶段。大家都知道现阶段的技术还不成熟。相比传统 AI,现有的 AI Agent 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成果。在加密货币圈子里,最重要的是想象力,早期的 DeFi 也是如此,虽然现在 DeFi 是少数几个落地较好的赛道之一,但在早期也是依靠想象力推动的。人们早期经历了挖矿的各种阶段,中间踩了无数个坑,但也有很多暴富的机会,这是一个很波折的过程,但前提是这个赛道需要足够的想象力。包括 NFT 也是因为充满想象力,驱动力很强,才可以产生很高的关注度。
AI Agent 在传统 AI 领域也具有很高的天花板,即使当前技术没有成熟,但你可以想到未来的发展潜力。即使在 Crypto 领域,我们意识到目前技术的局限性,但一旦传统 AI 技术有了突破,AI Agent 的前景也会非常广阔。指望在 Crypto 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加速 AI 的进化是不太可能的。AI 的主战场依然在 Web2。
Crypto 领域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它能够放大任何效应,特别是一些好的效应或者能够赚钱的效应。对于一些独立开发者来说,他们完全有能力将传统 AI 的成熟技术搬到区块链上,这样做的成本相对较低。我认为未来在 AI Agent 领域会有很多自下而上的机会,不一定都是 VC 主导的正规项目。
在这个阶段,会有很多机会给开发者和创业者,让他们能够进入这个浪潮,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前有个阶段大家在 FUD VC 币,是因为许多普通创业者很难参与进来,市场已经卷激烈到一定程度了。但是对于 AI Agent 来说,未来是有机会的。因此我认为它在用户圈子里的影响力会比其他赛道更大,这是我比较粗浅的看法。至于技术能达到什么程度,或者能否改变一些东西,从我的角度来看,只能是去观察和等待。
欧意交易所:现有的 AI 大模型不管是 Web2 还是 Web3 已经把互联网上所有免费的高质量内容都训练完了,那接下来如果想要再继续发展高质量的模型,可能就需要一些付费的数据支持。未来,AI 数据获取领域以及服务协议领域会有怎样的竞争格局呢?
Anthony Z:今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The Graph 布局 AI 很长时间了,AI 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数据,The Graph 正是做数据基建的。今年 3 月份,我们发布了一份白皮书,介绍了我们在 AI 方面的进展。我们有一个专门从事 AI 的团队。前年我遇到了这个团队,他们提出利用 The Graph 数据去做一个用自然语言查询链上数据的工具。比如,你可以问它过去一年半 Vitalik 账号的交易情况,然后它会将这个问题转换成 The Graph 的查询语言,从链上调取实时数据,并给出答案和数据列表。去年 3 月份,团队成功开发出了这个工具。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The Graph,我简单介绍一下。许多人问我 The Graph 与 Chainlink 有什么区别。Chainlink 是将链下的数据传到链上,比如将交易所的代币价格提供给链上 Dex。而 The Graph 则是将链上的数据拿下来,用于交易数据分析或者前端交易历史记录展示等。它是一个开发者工具。
在传统互联网中,谷歌负责对互联网数据进行索引和筛选,并把数据服务提供给其他厂或独立开发者。而 The Graph 有 100 多个 Graph 节点,对链上的数据进行索引服务。一般 Aave、Uniswap、SushiSwap 等项目都是调用 The Graph 的 API 接口,当你在 Uniswap 上进行交易时,展示的交易对价格和交易历史数据都是通过 The Graph 获取的。你在交易时也在调用 The Graph 的 API 接口,这些接口调被调用的时候,其实数据被传到了 The Graph 的网络上。项目方在调用数据时需要支付查询费。因此,The Graph 本身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市场,具备了去中心化的数据网络架构。
运行和训练 AI 模型,只需再加一套系统。我们去年一直在开发这个系统,并发布了一款名为 Agentc 的产品,Agentc 的前端类似于 ChatGPT,你和它聊天,它可以调用数据给你反馈。我刚才提到的 AIXBT 实际上并没有连接到链上数据,但如果与 The Graph 结合,它可以实现获取实时交易数据并进行分析。例如你可以监控一些大户地址的操作,或者可以监控 Meme 币的交易情况。通过这些数据分析,AIXBT 提供的交易建议可能更靠谱。
我们现在做的是将 Agent 构建和运行以及执行都集成在 The Graph 上。我们发布了 Agentc 以后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发现目前训练的 LLM 模型准确率只有 63% 多,这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正在开发一个 Knowledge Graphs & LLMs 的新模型,也在创建一个新的交易数据标准 GRC20。ERC20 是以太坊上发币的标准,是一个价值交换的标准,而 GRC20 是信息交换的标准,包含数据之间的关系等。总的来说,我们这些尝试可以利用链上数据和 AI 进行简单结合,但是对于复杂用例,出错的情况就越来越多。我们不仅能获取链上数据,还要对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结合和标记。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EO:我觉得 AI 数据其实还是比较关键的。理论上来说,Crypto 的优势是可以通过一些代币的激励拿到一些 Web2 无法获取的数据,很多项目方也在做这个事情。目前大部分有用的数据都控制在大公司手中。我觉得项目方需要思考如何从 C 端用户那里获取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是有用的。其次用户需要自愿贡献这些数据。最后是项目方对于贡献出的数据如何使用,这三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少任何一点的话,你可能不知道数据怎么用,或者不知道数据怎么传导到下游。如果中间件能够处理和打包数据并将其传递给下游,能够极大地提高下游数据的使用效率。此外,用户对数据外泄非常介意,所以加密和隐私保护也是值得关注的赛道,我比较关注 AI 加 FHE 这个领域,也在思考怎么有效避免用户数据泄露。
Sanzhi:我觉得在 Crypto 和 Web3 领域运行很好的项目一定是围绕资产发行去做创新,调动协同效应。AI agent 的火热就是因为它与资产发行相关,以前用智能合约生成一个代币,现在可以用一个 AI agent 绑定生成代币。另外数据也很重要,过去我们对自己的数据主权没有足够的意识,另外我们的数据一直以来都没办法直接变现。当时的数据变现逻辑是通过将数据卖给应用方,再由应用方卖给广告主,这中间经历了很多环节,没有直接变现。但现在的数据变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两种新的方式:一种是用数据喂养模型进行变现,另一种是将数据作为资产进行发行。例如,以肿瘤病人的数据作为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可以作为一个资产发行,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交易时,除了看推特上的信息,还会查看 GMGN 中的交易数据。如果能有一个 Agent 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提供多元视角和客观数据,这样的 Agent 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有一个 AI agent 可以帮我处理所有链上数据,提供一些直观的见解,这样的产品我是愿意付费的,因为它能节省大量时间。将这样的产品变成资产发行,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个人可能没有很关注隐私保护,但是大公司非常关注,因为有很多隐私保护法的规定。在隐私保护法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数据主权、数据隐私和数据资产化都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去中心化与所有权相互关联,如果协同性和所有权相关的部分能够结合,可能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至于硬核的 AI 项目,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其发展。
CM:我的观点与之前的几位嘉宾观点相似,主要关注数据质量问题。当前很多数据大多掌握在大厂手中,而用户端数据的获取可以通过用代币激励方式来实现,很多项目也在发展这种模式,我觉得还是很有潜力的。之前大家比较反感 play-to-earn 模式,因为它内在造血价值比较弱。但对于 AI 数据标注还是比较有价值的,这部分数据转化到 AI 产品上可以盈利的。代币激励在 AI 数据获取方面可能是有效的,但是还需要各个环节有良好的机制。
欧意交易所:最后和大家聊聊 2025 年主要关注的赛道,以及大家觉得 DeFi 赛道目前还有哪些押注的机会呢?2025 年你们有哪些具体的操作计划呢?
Anthony Z:今年我会比较关注 RWA 赛道,因为这是政策支持的能带来新钱的领域。RWA 虽然是老概念,但是它获得了特朗普政权及相关利益集团支持,这会打开很多流动性,我会重点关注赛道中的头部项目。如果你在加拿大或亚洲,想要投资美国的资产,但没有合适的渠道。如果资产能在链上通证化,并且有相关政策支持,这将会带来很多机会。这种创新对美国本身也是有利的,会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渠道和机会。
CM:关于 DeFi 我大概将其分为两个方向。首先,从政策趋势角度来看,我关注 RWA 相关的内容。许多传统机构比如贝莱德也在链上发布代币化基金,这类资产的可操作和可流通场景就比较多,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扩展性更强。所以 RWA 不仅仅是单纯地把链下资产搬到链上,而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将其称为 RWA 2.0。大方向还是由合规和政策引导的,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另外就是 DeFi 已经发展了几年了,从开始只有 Uniswap 和 SushiSwap 竞争,到后来出现了借贷和各种组合玩法。
现在我认为 DeFi 会迎来下一个阶段的机会。首先是链抽象。如果大家关注 OP Super Chain,会比较容易理解。在以太坊生态里 OP 的横向扩张几乎完胜 Arbitrum,尽管 Arbitrum 的战略不同。但从横向扩张的指标来看,现在大部分的 Layer 2 和 Rollup 几乎都是基于 OP 做的,包括最近炒得很火的 Base 链以及 Worldcoin 等,都是采用 OP 的底层技术来实现他们的 Super Chain 计划。Super Chain 未来会形成一种天然的链抽象状态。未来在 Super Chain 之间的资产转移、链和链之间合约调用和协议沟通将变得非常顺畅。这也是 DeFi 进化的一个方向。
RWA 资产上链一定会带来一个确定的事情,就是链上资产变多。资产变多后,不管是作为底层抵押品支持其他资产,还是作为一种流通资产,最直接影响的就是 DEX 和借贷赛道。这两个领域的收益最为明显的,也可以在 Super Chain 和链抽象中得到发展的。其次,谈到老 DeFi 的发展,它一定会迎来新的阶段。川普上台提供了政策上对加密的支持,我认为在 2025 年 DeFi 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Sanzhi:长远来看,从应用层来看,我个人会关注 Worldcoin。以前在和 Worldcoin 的基金团队接触后,我了解到他们目前非常注重合规,并且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因为需要使用设备来收集个人数据,所以与政府的打交道较多。Worldcoin 的基建目前表现还没有很出色,但是他们用户基础很大,如果你下载了他们的 APP,就会发现 主要是点对点互动,没有形成一个连接网络,而且里面还没有聊天功能,但是他们计划以后会推出这个功能。
从赛道方面,我主要关注 AI 和 BTCFi。关注的原因是 ETF 通过后会有许多大机构对 BTCFi 有需求。第三个方面是 AI。我认为目前这轮牛市已经开始,但还没有有一个破圈的概念。我认为破圈的概念可能会在 IP 或 AI Agent 中产生,因为这两个圈外人也能听懂。你去讲 RWA、链抽象这些圈外人可能听不懂。我一开始认为 IP 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现在发现 AI Agent 圈外人也可以听懂。
此外,以太坊生态也有巨大的爆发潜力,例如 OP Stack 和 OP 超级链等。以太坊的 Layer2 不像是其他的新公链,以太坊的 Layer2 可能会发展成为专门的链,比如支付链、RWA 链、专门的身份链,这能带动更多应用的爆发。Base 生态也挺有潜力的。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美国政策支持,另外 Base 和 Warpcast 打配合也蛮有意思的。
EO:我 2025 年比较关注的领域主要是 DeFi、AI 和 DePin 赛道。我们基金主要是靠 DePin 起家的,我们对这个赛道非常感兴趣。很多传统资金进入这个领域时,常常不知道应该投资什么项目,但如果有一些具体的实物,他们会更感兴趣。例如 Hivemapper 这个项目,团队通过销售摄像头赚取了挺多钱,我们对他们的营收还是比较满意的,也有很大的期待。
这种项目确实能够吸引新用户,而且有真实的需求。Hivemapper 的地图已经覆盖了全球 20% 到 30% 的区域,通过点对点的代币奖励机制,鼓励用户去搜集新地图。因此我认为这些项目能够吸引传统资金,并且有真实需求。能与传统事业相互连接的,也只有是 DePin 才能做到。DePin 赛道现在还没有完全真正爆发,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未来潜力还挺大的,我期待 DePin 赛道今年可以爆发更多项目。
还有一个就是 DeFi 赛道,这是传统 Crypto 伙伴比较喜欢的一个赛道。因为 Crypto 起家主要靠金融创新。其实我从 2020 年开始参与 DeFi 这一轮周期,对这个赛道有比较深的感情,也比较看好。因为它是真正在 Crypto 领域有造血能力的赛道,不管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能赚一些钱。另外一个就是 AI 板块。AI 板块目前正处非常热的阶段,虽然收益上可能不会像 DeFi 或者 DePin 这么稳定,但是我觉得它的财富效应应该是今年最大的。
Space 链接:https://x.com/i/spaces/1ZkKzRblzny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