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Reserach:关税升级对加密市场的影响分析

欧意
欧意交易所

欧意交易所

全球前三大交易所之一,新用户注册可拆数字盲盒,100%可以获得数字货币

点击注册 进入官网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关键要点


2025 年,美国主导的贸易保护主义强势回归。自唐纳德·特朗普于 2025 年 1 月重新就任总统以来,美国通过实施一系列大规模的新关税——既包括面向特定国家,也涵盖特定行业——引发了全球贸易战的担忧。仅在过去一周内,美国便推出了新一轮「对等」关税,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反制措施。


本报告将分析这些关税(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具攻击性的关税举措)如何波及宏观经济和加密市场。我们将基于数据,考察关税水平、宏观经济趋势(包括通胀、增长、利率和美联储展望)及其对加密资产表现、波动性和相关性的影响。最后,我们还将探讨未来的关键观察点,以及在一个滞胀与保护主义并存的环境中,加密资产可能面临的市场前景。


2025 年关税回潮


在经历了数年的相对贸易和平之后,2025 年出现了迅速逆转。特朗普总统在重返白宫的最初几天内,即开始履行其竞选承诺,依据紧急授权对广泛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涵盖特定国家和行业。

贸易紧张局势在 4 月 2 日进一步升级。当日,美国宣布推出全面性的「对等」关税,并将这一天命名为「解放日」,成为本轮全球贸易战的最新拐点。许多国家此前视为与美国正常化的贸易关系,如今已发生根本转变。过去一周的主要事件包括:


●基础关税: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新的 10% 统一关税,逆转了几十年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该基础税率已于 4 月 5 日生效。


●定向关税:在基础税率之上,叠加了更高的国别关税。特朗普总统称这些为「对等」关税,目的是针对那些对美国产品设置高壁垒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品将额外被征收 34% 的关税——叠加原有 20% 后,综合关税税率达到 54%。其他国家的定向关税包括:欧盟商品 20%、日本 24%、越南 46%,以及汽车进口 25%。加拿大与墨西哥由于已在 2 月被征收 20% 关税,因此此次未被列入新增名单。


●全球反制:美国的贸易伙伴迅速作出回应。截至 2 月中旬,多个早期被征税的国家已宣布反制措施。加拿大因未能成功争取美国关税延期,决定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中国也在早期做出回应,并于 4 月 4 日进一步升级,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34% 的关税。


随着「对等」关税的生效及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预计将有更多国家出台自己的反制措施。欧盟已明确表示将很快作出回应,其他多个主要经济体也已制定相关反击计划。尽管全球反应的完整程度尚不明确,但目前所有迹象都表明,一场涉及多个战线的广泛贸易战正在形成之中。


图表 1:2025 年 4 月 2 日「解放日」关税覆盖多达 60 个国家,其中包括多个美国主要贸易伙伴 注:该表格反映了 4 月 2 日美国对其前十大进口来源国征收的「对等」关税情况。



这些政策使美国的进口税率飙升至自 1930 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实施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法案曾在大萧条时期对数千种商品征收全面性关税。根据现有数据,美国的平均关税率已升至约 18.8%,部分估算甚至高达 22%——相比 2024 年的 2.5%,这是一次极为剧烈的跃升。


作为参考,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的平均关税率通常维持在 1–2% 之间;即便是在 2018 至 2019 年爆发的中美贸易摩擦期间,也仅上升至 3% 左右。因此,2025 年的措施构成了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关税冲击——几乎等同于回归 20 世纪 30 年代的保护主义。


图表 2:美国关税回升使进口税率升至近百年来最高水平



市场影响:需求降温、避险情绪与波动性飙升


1. 需求降温与避险情绪上升


市场情绪明显转向谨慎,投资者对关税公告做出典型的「风险规避」行为。加密市场总市值自 1 月高点下跌了约 25.9%,市值蒸发近 1 万亿美元,凸显了其对宏观经济不稳定因素的高度敏感性。


加密资产与股市的走势高度一致,双双面临需求降温、广泛抛售并进入修正区域。相比之下,传统避险资产如债券与黄金则表现亮眼,黄金连续创下历史新高,成为投资者在宏观不确定性上升时的避风港。


图表 3:自初始关税公告以来,加密市场下跌 25.9%,标普 500 指数下跌 17.1%,而黄金上涨 10.3%,并连续创下历史新高



剧烈的市场反应也凸显出加密资产在剧烈「风险规避」时期的表现特征:比特币(BTC)下跌了 19.1%,大多数主流山寨币跌幅与其相当甚至更大。以太坊(ETH)跌幅超过 40%,高贝塔板块(如 Meme 币与人工智能相关代币)则暴跌超过 50%。本轮抛售抹去了年初以来加密市场的多数涨幅,截至 4 月初,即便是 BTC 的年初至今(YTD)收益也已转为负值——尽管其在 2024 年表现强劲。


图表 4:在关税引发的宏观恐慌情绪下,山寨币跌幅明显高于比特币,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



随着加密市场愈发呈现风险资产特征,若贸易战持续,可能继续抑制资金流入,短期内压制对数字资产的需求。资金可能继续保持观望,或转投黄金等被视为更安全的资产。这一情绪也体现在近期的基金经理调查中,只有 3% 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当前环境下配置比特币,而有 58% 更倾向于选择黄金。


图表 5:仅 3% 的全球基金经理在贸易战情境下将比特币视为首选资产类别



2. 波动性飙升


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敏感性十分明显,每一项重大公告都会引发剧烈的价格波动。过去几个月,BTC 经历了多次大幅价格震荡——其中包括自 2020 年新冠疫情暴跌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之一。2025 年 2 月底,当特朗普突然宣布计划对加拿大和欧盟加征关税时,BTC 在随后的几天内一度下跌约 15%,同时其实际波动率大幅上升。ETH 的走势类似,其一个月波动率从原本的 50% 左右飙升至超过 100%。


这些市场行为突显出在当前高不确定性宏观环境下,加密市场对政策突发变动极为敏感。未来一段时间内,若政策走向仍不明朗或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市场将维持高波动性。历史经验也表明:只有当市场充分消化并定价完新的关税政策后,波动性才可能逐步回落。


图表 6:在此阶段,BTC 的一月实际波动率上升至 70% 以上,ETH 超过 100%,反映出关税公布后的市场剧烈波动




宏观经济影响:通胀、滞胀担忧、利率与美联储前景


1. 通胀与滞胀担忧


新关税相当于对进口商品征收了大量额外税费,正值美联储试图压制物价增长之际,为通胀压力火上浇油。市场上已显现出对这些措施可能破坏通胀回落进程的担忧。市场化指标如一年期通胀掉期已飙升至 3% 以上,而消费者调查中的预期也升至 5% 附近,均显示人们普遍预期未来 12 个月内物价将持续上行。


与此同时,经济学家警告称,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并引发全球报复性反应,全球经济产出损失或高达 1.4 万亿美元。美国人均实际 GDP 预计在初期将下降近 1%。惠誉评级指出,如果全面关税制度持续存在,多数经济体或将步入衰退,并表示「美国当前的关税水平之高,已经使大多数经济预测模型失效」。


在通胀预期升温与增长担忧双重夹击下,全球经济滑入滞胀(经济停滞与价格上涨并存)的风险日益突出。



2. 利率前景与美联储立场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数据显示,市场对未来几个月内降息的预期大幅上升。这标志着态度上的明显转变——就在几周前,美联储仍坚定致力于抑制通胀,但如今,由于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升温,市场已开始预期货币政策将可能转向宽松以支撑经济。


图 8:市场对 2025 年降息预期持续升温,目前预期将有 4 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远高于此前仅 1 次的预期



反映出这一情绪转变的是美联储官员的公开表态。他们表示担忧,强调新一轮关税与此前的经济政策方针背道而驰。如今,美联储面临艰难的抉择:是容忍关税带来的新增通胀,还是坚持鹰派立场,冒着进一步打压增长的风险?


在短期内,美联储似乎仍致力于维持长期通胀预期稳定。然而,货币政策决策将继续依赖数据,视通胀或增长哪个信号更为疲弱而定。如果通胀远超目标,滞胀环境可能会限制美联储的政策回应能力。这种不确定的政策前景也加剧了市场波动。


展望


1. 相关性与多元化配置


加密资产与传统市场之间不断演化的关系正成为焦点——而比特币,作为市场的主导资产,是观察这一变化的最佳窗口。本轮由贸易战引发的「风险规避」事件,已显著影响 BTC 与股市和传统避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构。


自 1 月 23 日首次提及关税以来,初期市场反应并不一致——比特币与股票走势略显独立,使得它们的 30 日相关性在 2 月 20 日一度跌至–0.32。但随着贸易战言论不断升级、避险情绪持续蔓延,这一数值在 3 月升至 0.47,显示出比特币在短期内与整体风险资产的联动增强。


相比之下,比特币与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的相关性则明显削弱——原本中性至正向的关系在 4 月初变为–0.22 的负相关。


这些变化显示出宏观经济因素,尤其是贸易政策与利率预期,正日益主导加密市场行为,阶段性压制了原本由供需逻辑驱动的市场结构。观察这一相关性结构是否持续,将有助于理解比特币长期定位及其多元化价值。


图 9:初期反应分化,随着贸易战升级 BTC 与标普 500 联动增强,而与黄金的相关性则持续走弱



2. 重拾避险资产叙事


尽管近期宏观与流动性冲击凸显出加密资产的「风险属性」,但长期趋势仍未改变:比特币与传统市场的相关性通常在极端压力下上升,但在市场趋稳后会逐渐下降。自 2020 年以来,BTC 与股市的 90 日平均相关性为约 0.32,与黄金仅为 0.12,说明其与传统资产类别始终保持一定区隔。


即便在近期关税宣布的冲击下,BTC 在部分传统风险资产走弱的交易日中仍表现出一定韧性。同时,长期持有者的供应仍在持续上升——这表明在近期波动中,核心持仓者并未明显减仓,反而显示出较强信心。


这种行为暗示,尽管短期价格波动加剧,比特币仍可能重新确立更独立的宏观身份。


图 10:自 2020 年以来,比特币与传统资产的长期相关性保持温和:与标普 500 为 0.32,与黄金为 0.12



关键问题在于,BTC能否重回与股市低相关性的长期结构。类似趋势在2023年3月银行业风波期间已有体现,当时BTC在股市下行中成功脱钩并走强。


如今,面对关税战愈演愈烈、全球市场开始适应长期贸易碎片化的格局,比特币能否再次被视为“非主权、无许可”的避险资产,将决定其未来的宏观角色。市场参与者将密切观察BTC是否能保留这一独立价值主张。


一个潜在路径是重拾其在货币通胀与法币贬值时期的吸引力,尤其当美联储转向宽松时。若美联储开始降息、而通胀仍处高位,比特币或将重新受到青睐,被视为一种“硬资产”或抗通胀资产。


最终,这一过程将决定BTC作为资产类别的长期定位——以及其在投资组合中的多元化效用。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主流山寨币,它们在当前环境中呈现更强风险属性,并可能继续依赖BTC主导的市场情绪。


3. 滞胀与保护主义世界中的加密市场


展望未来,加密市场将面对一个由贸易政策风险、滞胀压力和全球协调断裂主导的复杂宏观环境。若全球增长继续疲弱,而加密市场迟迟未能形成明确叙事,投资者情绪可能进一步下滑。


长期贸易战将检验整个行业的韧性——可能导致散户资金流枯竭、机构配置放缓、风险投资融资减少。未来几个月需密切关注的宏观变量包括:


●贸易动态发展:任何新增关税清单、出人意料的缓和举措,或重大双边变化(如美中谈判或再升级)都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与通胀预期。


●核心通胀数据:即将公布的CPI与PCE数据至关重要。若因进口成本推动而意外上行,将加剧滞胀担忧;若数据疲软,可能缓解央行压力、提升风险资产(包括加密)的吸引力。


●全球增长指标:消费者信心下降、商业活动放缓(PMI)、劳动力市场疲软(失业金申请上升、非农就业放缓)、企业盈利预警及收益率曲线倒挂(常见衰退信号)等,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引发风险厌恶情绪。但宏观疲弱若加速货币宽松预期,也可能为加密市场提供支撑。


●央行政策路径:美联储及其他主要央行如何在通胀与衰退之间寻求平衡,将决定各类资产流动性。若在增长放缓背景下仍拒绝降息,风险资产将继续承压;若转向宽松,则可能带来全面提振。若实际利率下降(无论因政策所致还是通胀持续),比特币等长久期资产可能受益。央行政策分化(如美联储转鸽、欧洲央行仍鹰)亦可能激发跨境资本流动,进一步加剧加密市场波动。


●加密自身政策事件:ETF获批、战略BTC储备、关键立法推进等,可能在当前宏观背景下成为独立催化剂,有望打破加密资产的“宏观绑定”状态,重新凸显其独特性。但也应警惕反向风险,如监管拖延或诉讼进展不利,可能产生负面反馈。


结语


自193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一轮关税政策,正在对宏观经济和加密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短期内,加密市场可能继续呈现高波动特征,投资者情绪随贸易战新闻摇摆不定。


若通胀持续高企而增长放缓,美联储的应对将成为关键转折点:若其转向宽松,加密市场或因流动性回升而反弹;若维持鹰派,风险资产压力将持续。


若宏观环境趋稳、新叙事浮现,或加密资产重新获得长期避险地位,市场将有望迎来复苏。在此之前,市场或将维持震荡格局,并对宏观消息高度敏感。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全球动态,保持资产配置多样化,并在贸易战带来的潜在市场错位中寻找机会。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