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新一轮投票开启,场外「刷票」热度新高

欧意
欧意交易所

欧意交易所

全球前三大交易所之一,新用户注册可拆数字盲盒,100%可以获得数字货币

点击注册 进入官网

更多交易所入口

一站式注册各大交易所、点击进入加密世界、永不失联,币安Binance/欧易OKX/GATE.IO芝麻开门/Bitget/抹茶MEXC/火币Huobi

点击进入 永不失联


Binance 开启第二轮投票上币活动


上线代币与市值一览


据官方消息,Binance 开启第二轮投票上币活动,时间持续至 4 月 10 日,用户可在 Binance Square 参与投票,胜出项目将经审查后上线现货交易,候选代币包括:VIRTUAL、BIGTIME、UXLINK、MORPHO、GRASS、ATH、WAL、SAFE、ZETA、IP、ONDO、PLUME,共 12 个热门加密项目。


与首轮候选代币大多为 Meme 项目并且均为 BNB Chain 生态代币不同,本轮候选代币项目涵盖 AI、DeFi、基础设施、RWA 等多个赛道,这或预示着投票上币机制将成为 Binance 常态化的上币方式之一。截止撰稿,根据链上数据,第二轮候选代币单价、流通市值、全流通市值如下表:



第二轮候选代币二级数据一览


不难发现,与首轮投票上币活动中的候选代币相比,本轮候选代币市值普遍偏高。其中,ONDO 当前流通市值已高达 24 亿美元,位列所有候选代币之首;即便是市值最低的 BIGTIME,也已超过 1 亿美元。这也侧面表明 Binance 在本轮投票中更倾向于选择具备一定市场基础和用户共识的中型项目,以便进一步提升上币活动的关注度与社区竞争激烈程度。


如何参与


只要满足至少持有 0.01 枚 BNB 条件的真实用户即可,具体参与投票流程很简单,首先在 Binance「资讯」栏目下找到「广场」,其次找到 Binance Square Official 账户并在置顶内容中找到「投票」,最后在第二期候选的 12 个项目中选择个人喜欢项目进行投票即可,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图。



Binance 首次投票上币活动复盘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Binance 首轮投票中,BANANAS31(19.4%)与 WHY(18.8%)分别位列前两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WHY 并未出现在最终上线名单中,取而代之的是 Binance 一次性上线了四个项目:MUBARAK、BROCCOLI 714、TUT 和 BANANAS31,超出了多数用户的预期。


从价格走势来看,受制于当前市场整体低迷,流动性不足、缺乏强叙事支撑等多重因素,上线 Binance 的项目并未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其中,曾在投票阶段热度最高的 Meme 项目 MUBARAK,上线后价格不涨反跌,持续走弱。


那么,4 月 10 日第二轮投票上币活动落幕后,Binance 是否会延续首轮的做法,最终上线四个项目,还是会根据本轮情况进行调整,仍有待观察。此外,上线代币与投票排名关系又会是怎样呢?Odaily 星球日报也将持续关注并带来最新报道。


场外「刷票」热度超首轮


尽管首轮上线的代币在市场上的短期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上线 Binance 现货交易仍被广泛视为一种强有力的背书和流动性加持。一旦行情回暖,潜在收益空间可观,正因如此,即便当前整体市场情绪偏冷,投票上币环节依旧吸引了大量目光,围绕「刷票」的操作持续不断。


本轮投票的火热程度甚至超越首轮。据多位场外交易用户反馈,本轮投票需求明显上升,「收票」的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首轮价格大多维持在 5 美元左右,而本轮已普遍上涨至 7 美元,若一次性「批量卖票」,价格甚至可达 7.5 美元或更高。



此外,IP、ATH、SAFE 三个项目,不仅在社区媒体中获得不少 KOL 的喊单支持,而且场外的「收票」需求也异常旺盛。


投票上币的「自治实验」仍处于探索阶段


最后,让我们展望 Binance 投票上币机制的未来走向,或许会呈现出三种截然不同的局面。


最理想的情况是,社区成员基于真实共识进行投票,推动真正有潜力的项目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平台构建的反作弊机制发挥作用,有效遏制刷票行为,从而为行业打造出一套可借鉴的治理范式。


但在较为悲观的场景中,大户操纵投票结果,反而将劣质项目送上交易平台舞台;部分投机者甚至可能通过做空所有候选项目的方式获取收益,进而引发中小市值代币的大规模下跌,扰乱市场秩序。


更可能出现的,是一种复杂而模糊的中间态:虽然偶尔也能选出具备潜力的优质项目,但刷票等舞弊行为仍时有发生,Binance 不得不持续修订机制、优化规则,以维持投票的公信力与参与度。


总体来看,这场投票上币的「自治实验」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成败将直接影响 Binance 在上币机制上的开放程度与社区参与模式。


原文链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