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Web3叙事再起:解析Binance Alpha新项目Bluwhale

欧意



AI 大模型的加密货币交易大赛正如火如荼进行,加密市场的目光再次转向 AI 与 Web3 的融合,正值一个名为 Bluwhale 的项目即将开启 TGE。据 Binance 的官方公告,Bluwhale 原生代币 BLUAI 将于今日(2025 年 10 月 21 日)在 Binance Alpha 和 Binance 合约上线。


Bluwhale 是 Sui 生态中的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个性化协议,其愿景是为 Web3 构建一个「智能层」(Intelligence Layer),通过连接 AI 代理和智能应用,赋能一个由消费者驱动的去中心化 AI 基础设施。项目的背后,是由连续创业者、福布斯 30 Under 30 得主 Han Jin 领衔的团队,并获得了包括 SBI、Cardano 和 Animoca Brands 等机构的资本支持。


Bluwhale 架构


Bluwhale 的出发点是解决当前数字世界中的「数据垄断困境」。Bluwhale 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一个去中心化、开放的 AI 个性化协议,核心目标是赋予用户真正拥有、控制并最终能够将自己的数字档案代币化的能力,将数据从被动收割的对象转变为用户主动持有的资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Bluwhale 设计了几大核心概念产品:


WhaleScore


Bluwhale 的技术核心是其「去中心化用户知识图谱」。它采用了一种混合模型,旨在结合实时数据查询的灵活性和用户主权的可控性。该架构通过 AI 技术,将链上钱包地址的活动数据与用户自愿提供的链下社交身份进行关联,从而构建出全面的用户画像。用户通过连接钱包和验证社交媒体账户来「认领」自己的档案,并可以选择是否将自己的偏好和数据分享给 DApp 生态,从而参与价值创造并获得收益。


WhaleScore 是 Bluwhale 产品化的关键。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健康指数,范围从 0 到 1000。该分数通过聚合用户在链上(如 DeFi 活动、NFT 持有)和链下(需用户授权)的各类数据,全面评估其流动性、消费、储蓄、收益和多元化水平。


The Agentic Layer


在 WhaleScore 的基础上,Bluwhale 引入了「代理层」(The Agentic Layer)的概念。这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一系列个性化的 AI 代理,它们如同用户的动态财务教练。这些 AI 代理通过持续学习用户的钱包行为、消费模式和投资组合,能够主动识别潜在的效率低下问题,例如发现闲置资金或高风险敞口。


更进一步,代理层可以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建议。如果用户的 WhaleScore 因流动性失衡而下降,其 AI 代理可以推荐更合适的资产再平衡策略。如果用户持有过多稳定币而错失收益机会,代理则可以主动提示符合其风险偏好的质押选项或流动性池。这标志着从被动的数据分析向主动的、智能化的决策辅助的转变,旨在帮助每个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更明智的财务习惯。


Whale Tank


Whale Tank 是一个用户档案代币(Profile Tokens)的发行和交易工具,使用户可以创建并出售档案数据 NFT(非同质化代币),也可以购买别人的档案代币。



创始人征途


任何一个项目的背后,都站着一位有着独特经历的创始人。Bluwhale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Han Jin 的履历,为这个项目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深刻的注脚。他出生于中国,在德国长大,最终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专业,是一位拥有全球化背景和硅谷基因的连续创业者。



在 2022 年创立 Bluwhale 之前,Han Jin 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 Lucid VR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从 2015 年起,他带领团队开发了 LucidCam——全球首批面向消费者的 VR180 3D 相机之一。Lucid VR 曾取得过瞩目的成就,其产品成功进入亚马逊和百思买等主流零售渠道,并斩获了包括爱迪生奖在内的多项行业大奖。然而,光环之下是创业的残酷现实。Han Jin 曾在采访中坦言,由于涉及复杂的硬件、漫长的消费级 VR 市场培育周期以及对制造业的严重依赖,Lucid VR 是他所能想象的「现金消耗最密集的创业公司之一」。


这段在硬件领域的艰苦跋涉,几乎可以肯定是塑造 Bluwhale 战略方向的关键因素。Han Jin 过往的文章和思考显示,他极为关注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而非仅仅是技术本身。他曾指出,许多新兴行业的第一波创业公司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在客户需求尚不明确的阶段,缺乏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


从这个角度看,Bluwhale 的诞生不仅是一次赛道转换,更是一次基于过往经验的战略升维。它几乎是 Lucid VR 商业模式的「反面」:

从重资产到轻资产: 从资本密集、利润微薄的硬件业务,转向边际成本极低、可无限扩展的软件协议。从应用到平台: 从打造一款单一的消费级产品,转向为其他所有应用提供底层基础设施,避免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从传统融资到 Web3 经济: 从依赖传统风险投资的漫长周期,转向利用代币经济学构建一个内生的商业模式和融资机制。

因此,Bluwhale 并非 Han Jin 的又一个「新点子」,而是他将过去十年创业生涯中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深刻教训,系统性地转化为解决方案的产物。


Bluwhale 资方阵容


一个清晰的愿景和技术架构需要坚实的资本支持,Bluwhale 的融资历史展示了其获得的市场验证。


在 2024 年 3 月的种子轮融资中,Bluwhale 成功筹集了 700 万美元。此轮融资由 SBI 领投,Cardano、Animoca Brands 等参投。2025 年 1 月,Bluwhale 完成了一轮战略融资,使其总融资额达 1 亿美元。这笔资金为混合构成,包括了种子轮及后续的股权融资、7500 万美元的代币购买承诺、各类 Grant 以及节点销售收入。此轮融资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参与者,包括 Cointelegraph、SwissBorg、DWF Labs、Master Ventures 和 Hub71 等。


生态代币 BLUAI 和积分代币 BLUP


在 Web3 世界,一个项目的经济模型是其生命力的核心。其生态代币 BLUAI 的总供应量固定为 100 亿枚,在 TGE(代币生成事件)时,初始流通量为 12.28 亿枚,占总量的 12.28%。



代币的具体分配比例如下:最大的一部分(29.8%)用于生态系统与运营,以支持战略扩张和社区建设计划;节点激励占 25%,用于奖励维护网络运行的验证者。基金会与财库持有 21%,用于研发和长期发展;23% 分配给各轮次的融资参与者;团队与顾问的份额为 7%;而剩余的 5% 则用于保障二级市场的初始流动性与做市。


分配给团队和顾问的代币份额设置了长达 12 个月的锁仓期,之后在 36 至 48 个月内线性释放。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核心团队的利益与项目的长期成功深度绑定,有助于降低早期内部人员抛售对市场造成的冲击风险。


Bluwhale 生态中还引入了积分代币 BLUP(Bluwhale Points Token),BLUP 被定位为项目官方的「社区优先的 Meme 代币」,用于内部访问、声誉体现和平台支付。Bluwhale 账户中积累的 积分将来可以兑换成 BLUP,但兑换后将无法用于兑换 BLUAI 空投。


AI+Web3 赛道日渐拥挤


综合来看,Bluwhale 是 AI+Web3 赛道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手。它具备了成功项目的诸多要素:一位经历过市场考验、并从中习得深刻教训的连续创业者;一个切中 Web2 痛点并提出清晰 Web3 解决方案的愿景;一个由顶级战略投资方组成的资方阵容;以及一个与 Binance 协同的市场启动策略。


然而,前路并非一片坦途。AI+Web3 的叙事正在快速升温,赛道也日渐拥挤。在链上数据分析领域,有 Nansen 和 Dune Analytics 这样已经建立起护城河的先行者;在去中心化身份(DID)领域,有 Lens Protocol 和 Farcaster 等协议正在积极构建社交图谱;而在 Web3 用户关系管理(CRM)赛道,也涌现出 Formo、Holder 等专注的解决方案。Bluwhale 的定位横跨了这几个领域,这意味着它需要在每个维度上都证明自己的独特价值。


其最终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真正实现其白皮书中的承诺——推动 DApp 的大规模采用。Bluwhale 需要证明,它的「智能层」和「代理层」不仅仅是一个更高级的数据分析面板,而是能让开发者构建出全新体验、实现更高效增长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WhaleScore 能否成为行业公认的价值标准,将是衡量其网络效应能否形成的关键。


原文链接

欧意交易所又称ok交易所是全球排名前三名的数字衍生品交易平台,对华语用户投资数字资产特别友好,欧意APP操作方便顺畅快捷,为全球诸多交易者提供超高水平的体验。

目录[+]